“我”,身高175cm,体重曾一度达到210 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夜晚于我而言,不再是宁静的休憩之所,而是一场场无声的 “战斗”。
起初,我并未意识到自己患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这一病症。只是逐渐发现,每天清晨醒来,身体异常疲惫,头脑昏沉,仿佛一夜未眠。白天工作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明显下降,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还时常被同事调侃是不是没睡醒。不仅如此,长期的睡眠不佳让我的情绪变得烦躁易怒,家庭关系也因此变得有些紧张。
直到有一次,家人在我熟睡时听到我呼吸突然停止,随后是一阵剧烈的呼噜声,他们十分担心,劝我去医院检查。经过详细的睡眠监测检查,我被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医生耐心地向我解释了病情,告诉我肥胖是导致这一病症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颈部脂肪堆积,呼吸道在睡眠时容易受到压迫,从而引起呼吸不畅甚至暂停。这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使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为改善病情,我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以减轻体重。同时,医生还为我配备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帮助我在睡眠时保持呼吸道通畅。起初我不适应,在医生和家人鼓励下,慢慢克服心理障碍习惯了它。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惊喜地发现体重逐渐下降,睡眠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清晨醒来,不再是疲惫不堪,而是神清气爽,工作时也能集中精力,效率大幅提升。
OSA的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年龄、性别、肥胖、上气道狭窄、上气道塌陷的趋势、上气道的神经肌肉控制个体差异性及通气控制的变化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睡眠时出现反复的上气道塌陷,从而出现夜间间歇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其中,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50%~70%的OSA患者达到肥胖标准;肥胖人群中OSA的发生率约为40%。有研究表明,在中年人中,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增加4倍,在严重肥胖患者中(BMI>40 kg/m²),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比非肥胖人群高,体重每增加10%,可能使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增加30%。
过度肥胖常会诱发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疾病共同或相继发生,极大危害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肥胖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定要警惕,这可能威胁生命,千万不要大意。
中心性肥胖的脂肪组织主要集中于颈部、躯干和内脏,可影响气道的结构,使上气道易于塌陷。而腹部脂肪组织的增多可能导致肺容积减少,胸壁顺应性减少,从而增加发生上气道塌陷的风险。
肥胖也可通过影响通气控制导致OSA发生。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可刺激通气、降低食欲的激素,高水平的瘦素可能损伤高碳酸血症的反应,从而导致呼吸暂停相关的高碳酸血症,并损害觉醒反应。而OSA导致夜间反复觉醒、睡眠质量差和白天嗜睡,从而导致OSA患者食欲和体重增加。
此外,肥胖和OSA都是炎症反应。OSA可导致间歇性低氧和重新灌注,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氧化应激增加、高水平的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聚集增加,是内皮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炎症状态,脂肪组织本身可能分泌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因子β和干扰素δ。
1、减重:超重/肥胖是OSA常见且可逆的风险因素。建议超重/肥胖的OSA患者进行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热量饮食、运动或者增加体力活动等。
2、危险因素控制:戒酒、戒烟、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OSA的药物。
3、基础疾病治疗:纠正引起OSA或使之加重的基础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4、体位治疗:侧卧位睡眠,应对患者进行体位睡眠教育和培训。
5、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成人OSA患者的首选和初始治疗手段。
医生一般推荐使用家用睡眠呼吸机,家用睡眠呼吸机就像一个鼓风机或打气泵,当呼吸道发生堵塞时,睡眠呼吸机可以自动给予适当的压力,利用持续正压通气的原理,将空气通过鼻罩输送至气道,从而打开塌陷的气道,气道通畅了自然就不会发生呼吸暂停了。
产品分享
乐普家用无创睡眠多导呼吸机,集治疗、监测、管理于一体,不仅可智能互联乐普血氧仪、心电仪等产品,实现长程血氧、长程心电监测,实时监测睡眠血氧跌落次数及夜间缺氧水平,AI-ECG智能分析及预警由打鼾导致低血氧引发的心律不齐、卒中房颤等突发心脏风险,做到及时预警早期干预。
同时设备采用乐普LeRes-Control 算法控制技术,准确识别AHI/AI/HI/OAI/CAI特别是中枢性呼吸事件,智能调节,提供更舒适的呼吸体验,并支持CPAP、APAP、S、T、S/T等多种治疗模式,适应不同病情需要,全面监测用户状况,自动识别匹配呼吸,监测数据自动上传至手机及云平台管理,睡眠健康数据全面查看,专业报告一键查询、专业分析,提供权威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1]罗金梅,肖毅.肥胖和睡眠呼吸疾病[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3):4.DOI:10.3881/j.issn.1000-503X.2011.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