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针对脑卒中主要的治疗方案有药物、手术、矫形器等,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都有不足之处,例如药物与手术副作用较大且效果不明显,矫形器携带不便,容易引起皮肤受损等。
近年来,许多研究将体外冲击波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上肢或下肢痉挛的患者中。基于此,本研究《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选取脑卒中后偏瘫侧下肢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ESWT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选取康复医学科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侧下肢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组,各30例。
A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病程(32.64±2.66)d;脑梗死20例,脑出血10例;平均年龄(51.31±7.49)岁。
B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病程(32.19±2.37)d;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平均年龄(50.63±6.77)岁。
C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病程(33.16±2.27)d;脑梗死20例,脑出血10例;平均年龄(50.86±7.36)岁。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A组依据自身情况及康复评定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B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乐普神经康复生物反馈治疗仪AM1000A于胫前肌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C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于跟腱及腓肠肌处给予ESWT+胫前肌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乐普神经康复生物反馈治疗仪AM1000A
三组的下肢FMA评分比较
A组T₁时的下肢FMA评分和T₀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₂、T₃时,A组的下肢FMA评分高于T₀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₁、T₂、T₃时,B、C组的下肢FMA评分高于T₀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₁、T₂、T₃时,B组的下肢FMA评分高于A组,C组的下肢FMA评分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组的PROM比较
T₂、T₃时,A、B组的PROM大于T₀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₁、T₂、T₃时,C组的PROM大于T₀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₂、T₃时,B组的PROM大于A组(P<0.05);T₁、T₂、T₃时,C组的PROM大于A、B组(P<0.05)。见表2。
三组的CSS评分比较
T₂、T₃时,A组的CSS评分低于T₀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₁、T₂、T₃时,B、C组的CSS评分低于T₀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₂、T₃时,B组的CSS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₁、T₂、T₃时,C组的CSS评分低于A、B组(P<0.05)。见表3。
ESWT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无创,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
两者联合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机制可能是:
①ESWT可使小腿后侧肌群的高肌张力状态得到暂时缓解,此时通过胫前肌收缩可使踝关节屈曲,患者可体验到正常的运动模式;
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视听反馈刺激胫前肌,增强胫前肌肉肌力,经过反复诱发踝背屈运动,提高胫前肌的兴奋性,还可使患者放松腓肠肌或比目鱼肌,更好地控制踝关节,增大踝关节活动度,降低下肢肌张力,改善下肢功能。
产品分享
乐普生物反馈治疗仪AM1000A(神经康复设备)可提供专业可靠的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适用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瘫痪、颅脑外伤及神经外科手术后遗留的运动功能障碍、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受损后导致的废用性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神经症导致的运动功能降低患者。
乐普电磁式冲击波治疗仪FS10系列采用抗干扰的电容触摸大屏,治疗头带按键设计,可脱屏幕快捷操作;软件新增多种功能,支持VAS评估,可针对性治疗;治疗头专利设计,结合半导体制冷循环,治疗头使用寿命更长。FS10系列单治疗头能流密度可达0.01~0.45mJ/mm²,满足低中高多种能量需求,适用于多科室多病症治疗。
参考文献:[1]崔小灿,孟洋洋,于琳琳,等.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02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