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爷,一个热爱晨练的退休老人,平时血压控制得还不错,可一到冬天,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早上出门锻炼时,血压蹭蹭往上涨,让他感到头晕目眩。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就是因为天气太冷,血管收缩导致的血压升高。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天是个“困难模式”。很多患者一觉醒来就发现血压在“狂飙”,连平时吃的降压药都不管用了。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血压增高的同时,还容易出现“过山车”式波动。
我国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病患者的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病死亡率上升21%,且心血管病死亡率随季节变化,冬季比夏季风险增加41%。
那么,为什么冬季血压容易失控呢?我们又该如何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保持血压的稳定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冬季血压的秘密!
据2010年数据显示,全球约31.1%的成年人(13.9亿人)患有高血压。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成年高血压患者人数将达到15.6亿。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中的高血压患者约2.45亿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7.5%,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
其中,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3.3%、37.8%和59.2%。由于年轻上班族因长期熬夜、高压力、不良饮食,中青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最明显。
可见,高血压危机已悄悄的缠上了年轻人,不再是老年群体的 “专利”。
寒冷空气的“魔法攻击”
想象一下,当你从温暖的室内一步跨入寒冷的户外,是不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这不仅仅是因为冷,更是因为你的血管在收缩,试图保留热量。血管收缩,血压自然就上去了,就像水管被捏紧,水流压力增大一样。
饮食习惯的“冬季陷阱”
冬天,谁的胃能抵挡得住热腾腾的火锅、香浓的炖菜诱惑呢?但别忘了,这些美食往往高盐、高脂,简直是血压升高的“加速器”。加上冬季运动量减少,热量摄入多消耗少,体重悄悄上升,血压也跟着“水涨船高”。
日照减少的“情绪阴霾”
冬季日照时间短,阳光强度降低,大脑的松果体兴奋,由它控制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减少,而它们的减少使细胞兴奋性降低,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情绪低沉,睡不好觉,总感觉疲惫。这种情绪波动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血压波动和升高。同时,日照不足还可能影响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对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均衡营养。
适量运动:选择适宜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保持身体活力。
防寒保暖:根据温度增减衣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喜欢晨练的患者尽量在太阳出来后再锻炼身体,相对比较合适。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遵医嘱科学调整用药:秋冬季血压容易波动,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并做好家庭血压监测。
定期检测血压:家庭血压监测可更准确、全面反映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也有助于发现血压的季节性变化。
➊建议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坐位休息5分钟后,测量2~3次,间隔1分钟,记录并取多次测量平均值为当次血压值。
➋通常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前、餐前和剧烈活动前进行。
➌不论早晚,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并记录起床、睡觉、三餐及服药时间。
乐普心电血压计,关爱血压健康每一天
健康不是偶然,而是日常点滴的积累。冬季,虽然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只要用科学的态度,掌握了正确的防护技巧,就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血压!